探源访史,追梦刺桐——赴泉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

信息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发布时间:2023-07-14浏览次数:27

为教育引导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了解乡情民情,厚植家国情怀,2023年7月6日到7月10日,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“探源访史,追梦刺桐”实践队,赴泉州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。

 

感悟闽台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


  7月6日,实践队前往泉州革命烈士陵园。烈士纪念碑屹立于革命烈士陵园之中,每一段篆刻的文字都代表着一段英勇的事迹。在英勇的抗日战争时期,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献身的精神。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们为国家拼搏奋斗的精神,为祖国的繁荣富强、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实践队队员为烈士纪念碑献花

实践队在泉州革命烈士陵园前合影留念


离开泉州烈士陵园,实践队前往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。通过大量的文物、历史照片和多媒体展示,阐述了闽台两岸同宗同文的深厚历史渊源,使我们对“两岸一家亲”有了更深的理解。这让我们更加期待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,坚定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相信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归祖国的怀抱。

实践队队员参观闽台文化展

实践队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前合影

NO

岁月无声,陪伴有形


7月7日,实践队在陈登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。在探访过程中,我们给老年人们表演了准备好的“我和我的祖国”“强军战歌”等红色歌曲,帮忙打扫卫生,整理内务,给爷爷奶奶们赠送豆奶。我们还科普了脑卒中相关的知识,提升老年人对脑卒中的预判能力,这是当前老年人急需的健康管理能力。

实践队与养老院里的老人家们合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实践队及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工作人员合影留念

实践队在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前合影留念


NO.

流连蚵壳厝,体验簪花围


7月8日,实践队来到了福建省蟳埔村。当地的建筑就地取材,由海蛎壳搭建而成,被称为“蚵壳厝”,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。我们被当地人民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努力感动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也应该积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知识,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之源,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。

实践队体验蟳埔渔女簪花头饰在妈祖庙前合影

实践队在妈祖庙前合影留念


海上文化,历史回声



79日,实践队参观泉州天后宫。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使得当时的皇帝重视妈祖文化,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。如今,妈祖文化更是两岸之间重要的纽带,联系着沿海地区百姓的精神血脉。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反映,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前提,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。

实践队在天后宫前合影留念


下午,我们抵达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。博物馆内存放着中国古代的货物,还有许多文化交流留下的印记。通过这次参观,我们了解历史,收获知识,增强了民族自豪感。实践队队员表示:我们新时代青年,应当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学习先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,用勤劳的双手铸造成就。

实践队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前合影

N

泉泉医心,陪伴先行

 

  7月10日是活动的最后一天,实践队来到了晋江市医院。上午,队员们在医院门诊部开始了导诊志愿活动,帮助患者注册电子医保卡,以提升他们的就医效率。下午,实践队队员们举办了一场奶油胶手工志愿活动。通过手工制作奶油胶制品,为病患和医护人员带来轻松乐趣,同时,我们为患者们演唱歌曲,表演节目,为医院带去了欢声笑语。在活动中,队员们熟悉了就诊流程,帮助了患者,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。

实践队队员帮助患者使用自助挂号机

实践队队员帮助患者激活电子医保卡

实践队与妇科病房患者一同制作手工DIY发卡

实践队与晋江市医院工作人员合影留念
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历史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形成、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。实践队以史为鉴,从历史之中汲取了先辈们吃苦耐劳,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,把历史传承的宝贵经验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相结合,应用到学习、生活、工作中,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。